放射影像科 - 科室动态 - 正文

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预防

时间:2025-08-20

浏览量:590

含碘对比剂是一种用在CT增强检查中,提高组织对比度的物质,通常注射含碘对比剂需要借助高压注射器经外周浅静脉,采用瞬时高速的方式注入受检者体内。

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高压注射的速率为1.5-6.0ml/s,在全球每年约7600万次的多排螺旋CT检查中,外渗率为0.6%-1.2%。


影响外渗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一、高危人群

1.婴幼儿和躁动、意识不清的患者:不能进行有效沟通配合,静脉穿刺后,可因体位放置不当导致针头部分滑脱或刺破血管;

2.目标血管情况不佳: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硬化、弹性降低等原因,在高压注射时容易发生血管破裂致药物外渗。


图片
图片

二、疾病因素

1.皮下组织萎缩、动脉供血不足、静脉易受损或已受损、淋巴回流障碍的受检者,发生含碘对比剂外渗的风险高,且发生外渗后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2.长期接受放疗或化疗、糖尿病及消瘦的患者,其血管往往硬化变细、弹性降低,呈条索状,使用高压注射时,易发生血管破裂致药物外渗。

三、对比剂因素

1.渗透压 离子型对比剂

图片

应尽量选择非离子型低渗或次高渗碘对比剂。高渗、高黏稠度含碘对比剂的应用会增加外渗风险。

2.温度

不同温度下的含碘对比剂黏稠度不同。对比剂加温至37℃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扩散力强,进入人体后黏稠度很快下降,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对比剂分子数量减少,含碘对比剂渗透压随之降低,人体因渗透压变化引起的不耐受反应也明显降低。

四、器材因素

1.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含碘对比剂,会增加外渗的风险;

2.使用钢针注射含碘对比剂,也会增加静脉外渗的风险(我科不使用)。研究证实,钢针针头尖锐、裸露无任何保护,易导致针刺伤和含碘对比剂外渗;

3.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24h,注射含碘对比剂可增加静脉外渗的风险。



我们如何去预防静脉外渗?

一、血管评估和选择

1.尽量选择粗直及弹性好、血液回流好并能很好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开静脉瓣及有瘢痕、炎症与硬结等处的静脉;

2.对外渗高危人群和有高风险因素的受检者予以醒目标识。如肥胖、躁动、乳腺癌术后及高龄等高危人群,以及有水肿、化疗史或放疗史及血管硬化等高风险因素受检者。

二、注射部位的选择

注射部位推荐选择前臂、肘部。外周静脉穿刺推荐选择肘窝处直且弹性好的静脉,包括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不推荐使用肱静脉,尽量避免在手、腕、足和脚踝处穿刺。

三、穿刺工具的使用

1.谨慎使用留置时间>24h的静脉留置针,推荐在注射对比剂前重新穿刺置管;

2.应使用与流速相匹配的耐高压型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输液港注射含碘对比剂;

3.以穿刺点为中心使用无菌透明敷贴无张力固定,并妥善固定延长管。

四、拔针要点

1.检查结束后,患者在候诊区观察30 min,无不良反应后方可拔针;

2.拔针后按压穿刺点及上方5~10 min,无肿胀、出血等情况,患者方可离开。

图片
图片

转发自公众号: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宣教平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AkR1CiCiFbVgI2TGVV7Xg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