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云南省阜外医院成功开展国产首款PFA系统的房颤消融治疗
时间:2025-05-06
浏览量:9
2024年4月,由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助理、内科管委会主任牛国栋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开展国产PFA系统上市后全国首批房颤消融手术,标志着脉冲电场消融正式应用于我国房颤导管治疗领域,同时这也是我国心律失常导管治疗领域中的又一重大突破。
张先生(化名)因“间断心悸10余年”,近5年来发作愈发频繁,药物治疗效果差于今年3月收住云南省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一病区。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为“阵发性房颤”。评估房颤消融术指征明确。
手术全程在三维配合下采用局麻的方式进行了左房模型构建及同步基质标测,后进行双侧肺静脉隔离(消融时间32分钟)并进行肺静脉阻滞验证及术后基质标测。张先生全程清醒可耐受,手术时长约71分钟(PVI后观察20分钟),完成房间隔穿刺后,左房内导管操作未再使用X光。手术即刻效果良好,心律恢复并维持了窦律,无手术并发症出现。
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张先生已顺利出院。牛国栋教授表示:“PFA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新能源,为术者带来更多选择。其最大优势在于安全性,我相信在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撑下,PFA会逐步成为主流能源。但也需要客观的判断,不能盲目乐观,因为PFA只是对心外组织具有选择性,对于不同心脏组织的毁损是强效的,未来需要通过三维标测系统的指引,避免过度消融,带来不必要的医源性后果。”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基数大,可能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安全、有效地开展房颤导管消融手术一直是困扰临床的痛点之一,而脉冲电场消融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通过瞬时的高电压脉冲电场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有效地阻断异常激动的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心律。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相比,脉冲电场消融具有手术更加安全,消融效率更高,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
在牛国栋教授的带领下,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已成功开展PFA房颤消融GCP研究项目,均取得良好进展。经过长期实践,心律失常中心在PFA房颤消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手术水平在国内已处于领先行列。2020年牛国栋教授、唐闽教授成功开展了亚洲首例脉冲房颤消融(PFA)手术。近年来,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成功开展了国产可降解左心耳封堵器植入GCP项目,目前已入组20余例。2024年医院执行院长潘湘斌教授、牛国栋教授合作开展了国内首例全超声引导下可降解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关于房颤,你知道吗?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