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疲劳乏力……这种“心病”快警惕起来
时间:2025-03-27
浏览量:41
入冬了
早上起床上班就更难了
一想到要离开温暖的被窝
就感觉自己心跳异常
呼吸困难、疲劳乏力、头晕目眩
……
得出结论:上班上的
宝~
不能什么锅都让“上班”背呀
这可能是「心衰」惹的祸!
心衰有时候
“演得好”、“藏得深”
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
或者只表现为轻微的不适
非常容易被忽视
就像温水煮青蛙
等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所以
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什么是心衰呢?」
“心衰”就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被称为心血管疾病的「癌症」。
不仅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会诱发心衰,糖尿病、高血压、甲亢这些基础疾病也可能引发心衰,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那如何判断你的“心”
是否「强劲有力」呢?
一、观察精神症状
心衰时,由于心脏排血减少,脑细胞可能缺氧,导致精神症状突出。你可能会感到失眠、焦虑不安,或者出现嗜睡、表情淡漠、呆滞等情况。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与心衰有关,需引起注意。
二、留意呼吸困难情况
心衰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特别是在劳累时或夜间睡眠中。你可能会感到憋气,需要坐起才能缓解。劳力性呼吸困难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心衰的典型表现。
三、检查水肿情况
心衰患者会出现水肿现象,水肿通常从下肢开始,如足背、踝关节以下,严重时可能波及全身。因此,观察自己是否有水肿现象也是判断心衰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关注消化道症状
心衰患者可能伴有内脏瘀血,导致消化道供血不足,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且无法缓解,可能与心衰有关。
除了上述表现外,心衰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乏力、发绀(如嘴唇、面部、指末端发紫)、急性肺水肿(呼吸时发出哮鸣音,伴有咳痰、咳嗽,甚至咯血)等症状。
以上判断方法并非绝对准确
如果你出现上述症状
或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疑虑,
速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
心衰还“有的治”吗?
要怎么治?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目前心力衰竭患者有89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衰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心衰听起来就很严重
那还有的治吗?
有的治!有的治!
不要
自己~吓~自己~
那要怎么治?
——当然是“早防早治”
心衰它主要是由各种心血管病导致的,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一些基础病发病率高,心衰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高。没有及时关注、及时治疗,都可能会造成终末期心衰。
那所有的心衰都需要做心脏移植吗?
当然不是啊!
非终末期心衰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针对导致心衰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以控制病情进展,减轻心脏负担。
而且很多早期心衰是可以通过吃药控制病情的,甚至可以逆转的哦!
觉得吃了药感觉症状好了、没有症状了
就不需要吃药了
这是最大的误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副主任、心力衰竭与心脏移植病区主任黄洁介绍:“心衰早期没有症状的时候,吃药和维持是最好的,有症状逆转就比较困难,越早的把药物加到目标剂量逆转的可能性越大。我遇到过有些病人擅自减药、停药,等严重了再来的时候只能心脏移植了。”
面对心衰,“早防早治”尤为重要,通过及时的健康筛查、科学的预防策略以及积极的初期干预,能够有效地识别并控制心衰的潜在风险因素,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逆转心衰的机会。心衰的逆转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早期且持续的治疗干预能够为患者带来实质性的健康改善,每一位面临心衰挑战的患者,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紧密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来。
或许生活中,我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烦恼
感觉疲惫时
我们可以慢慢前行
不必像“心”一样
永不停歇的搏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心衰患者自我管理的五个重点,你知道吗?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