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二病区 - 科室动态 - 正文
冠心病常用抗凝药全解析
时间:2024-11-30
浏览量:1541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抗凝治疗在其治疗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抗凝药通过抑制血液凝固过程中的某些环节,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下是几种冠心病常用的抗凝药。
一、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药物之一。它主要通过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 - 1(COX - 1),减少血栓素 A2 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阿司匹林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于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尤其是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通常为 75 - 150mg/日)可长期服用。其优点是价格相对低廉、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阿司匹林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刺激症状,可能导致胃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可引起胃肠道出血。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关注患者胃肠道反应,必要时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二、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属于 ADP 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 ADP 受体,从而阻断 ADP 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如不稳定心绞痛、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和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即“双抗治疗”。这种联合用药方案可进一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氯吡格雷的耐受性较好,胃肠道不良反应较阿司匹林相对较轻,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此外,其价格相对较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时,氯吡格雷可单独作为抗血小板药物使用。
三、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同样是 ADP 受体拮抗剂,与氯吡格雷作用机制类似,但它具有更快更强的血小板抑制作用。替格瑞洛可快速起效,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激活,直接作用于血小板。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尤其是高危患者,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双抗治疗方案能更有效地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不过,替格瑞洛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鼻出血、高尿酸血症等。由于其作用较强,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出血风险,尤其是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正在接受其他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治疗的患者。
四、肝素类药物
肝素类药物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增强其对凝血因子Ⅱa、Ⅹa、Ⅸa、Ⅺa 和Ⅻa 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抗凝效果。它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过程中常被使用,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但普通肝素需要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来调整剂量,使用较为不便,且出血风险相对较高。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的降解产物,与普通肝素相比,其抗Ⅹa 因子活性更强,而抗Ⅱa 因子活性相对较弱,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更长的半衰期,且不需要常规监测凝血指标,使用更为方便。在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低分子肝素常作为抗凝治疗的选择之一,可皮下注射给药,降低了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然而,肝素类药物无论是普通肝素还是低分子肝素,都可能引起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
冠心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是一个复杂且个体化的过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危险因素、合并症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及治疗方案。在使用抗凝药期间,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定期复查,及时反馈用药过程中的不适反应,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上一篇: 冠心病患者抗凝治疗期间的饮食要点
下一篇: 冠心病最怕冬季?做好四件事安稳过冬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