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的责任<br>——记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时间:2008-06-18

浏览量:2340

转载自《人民日报》 ( 2008-02-10 第01版 )   这是一台全球瞩目的手术:
  2007年10月,一名冠心病患者接受了世界上首例乳内动脉桥保护下的左主干病变支架介入治疗。手术现场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而远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心血管介入治疗大会进行了同步转播。与会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冠心病左主干病变的治疗进入一个新时代。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是世界最大的心脏病诊治中心,也是我国心血管病预防与治疗的“国家队”。近年来,医院不仅在心脏手术数量和质量上遥遥领先,而且在心血管病预防领域功不可没。医院站在国家重大疾病控制的战略高度,探索出一条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的新路,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医院”。
  院长胡盛寿说:“我们要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预防与医疗并重,力争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解决更多人的健康问题,提高中国的心血管病防治水平。”
  科研型医院——不能只培养“手术匠”
  有人说,一个医生如果只会做手术,而缺乏科研能力,最多算个“手术匠”,而不能成为好医生,更谈不上成为医学家。为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提出了创办科研型医院、立足培养医学家的目标,将学术靶点瞄准世界医学前沿。
  5年前,医院的科研力量薄弱,能列入SCI(科学引文索引)的学术研究论文寥寥。不少医生只满足于做“手术匠”,缺乏搞科研的动力。有人甚至说:“只要一刀鲜,就能吃遍天,搞不搞科研一个样。”
  院领导认为,科研水平是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培育强大的科研实力,才能变“跟跑”为“领跑”,实现科研与临床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医院先后投资1500万元,建立了中心实验室、病理实验室、动物实验室三个技术平台,为心血管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在心血管病流行病学、遗传病学、分子生物学、再生医学领域形成了创新基地。
  为了培育青年人才,医院每年投入100万元,设立青年项目资助基金,鼓励原创性研究,使一大批学术型人才脱颖而出。凝聚集体智慧,组建科研团队,是医院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针对世界医学的前沿课题,阜外医院组建了若干跨学科团队,包括流行病学、细胞生物学、内科、外科等专家。他们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心脏起搏器应用数据库,关于植入性器械对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防治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院以心脏移植为突破口,不到3年完成100余例心脏移植,围术期死亡率不到3%,一年生存率达91%,大大推动了危重心脏病的临床、影像及相关基础研究,该团队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创新团队。2007年,医院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8项,创历史最高水平。近年来,多位专家在《新英格兰医学》、《美国医学会》、《柳叶刀》等国际著名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其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引用。
  从源头预防——建立“没有围墙的医院”
  当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杀手”。作为心血管领域的“国家队”,阜外医院还扮演着另一个重要角色——国家心血管病防治中心。
  院领导认为,我国医疗资源有限,如果“光治不防”,必然“越治越忙”。预防是事半功倍,而治疗是事倍功半。因此,要提升中国的心血管病整体防控水平,就必须从源头入手,推行“前移”和“下沉”两大战略,即从单纯治疗前移到危险因素控制、从医院治疗下沉到社区预防,建立一所“没有围墙的医院”。
  近年来,医院先后派出大批专家,深入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据专家调查,心血管病的最主要的三大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吸烟。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医院在全国16个省、市、区开展了“高血压社区规范化项目”,使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大幅提高。目前,专家们已对全国5000多名社区医生进行了培训,将数百万城乡居民纳入了健康管理,实现了人群综合防治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为了摸清中国心血管病的“家底”,医院组织动员全国心血管病专家队伍,进行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先后编写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等,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而权威的依据。
  2006年,医院还与北京四季青乡和黄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疗合作关系,形成了“前筛基地”与“后疗基地”,创造了心血管病社区防治新模式。医院还开通了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信息网,一流的专家团队答疑解惑,向社会大众提供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把健康的种子播撒四方。
  杂交手术室——多学科联合作战
  很多人听说过杂交动物、杂交水稻,却很少听说过杂交手术室。去年8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建成了亚洲第一个杂交手术室。
  在生物学上,杂交品种融合了不同品种的特长和优势。杂交手术室也是同理,它把外科、介入、影像、超声、麻醉等专业置于同一手术室,体现了多学科融合的优势。
  长期以来,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内科、外科之间壁垒森严。然而,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各科医生像铁路警察一样,各管一段,就会给病人带来很多麻烦。例如,一个冠心病患者,出现多条动脉堵塞,有的适合做内科介入手术,有的却需要做外科搭桥手术。假如没有多学科的联合协作,病人就需要多次治疗,既加重经济负担,又增加手术痛苦。
  面对这种状况,院长胡盛寿作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打破学科壁垒,建立一站式杂交手术室。这就意味着,各个学科将以病人为中心,改变“单打独斗”的作战模式,实行“多兵种联合作战”。自此,一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模式诞生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杂交手术室加速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推动了医学技术的集成创新。例如,冠心病患者同时做了内科介入支架和外科搭桥手术,内科需要抗凝血,而外科却需要凝血,那么,究竟如何用药,才能让病人获得最佳效果?阜外医院的专家们反复实践,很快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2007年,医院门急诊量超过37万人次,急诊抢救成功率保持在99%以上,门诊、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均达99%以上。年外科手术量突破7000例,死亡率仅为0.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至今,医院的心脏移植、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总手术量以及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均居全国之首。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