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4年07月 第99期
追求品质费用最优,创新手术输血模式
——我院成立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马丽)6月14日是第十一个“世界献血日”,我院举行了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成立新闻发布会。这是阜外医院以“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合理用血”的又一创新性举措。
由于用血量大,心血管手术异体输血率居各类手术之首。在我国,成人心脏手术平均输血率约为70%,即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美国,心脏手术输血率也在50%左右。
异体输血本身就相当于一次异体细胞移植,除增加血源传播性疾病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外,还会增加心脏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长期生存率,各国都在降低输血率方面做着努力。
我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多学科血液管理,秉持输血量是心外科医疗质量的“试金石”的理念,通过多科室协作和科学管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5年期间心血管外科手术量共增长了58.1%,而平均每例心脏手术红细胞用量降低62.8%,平均每例手术血浆用量减少69.0%。成人心血管手术输血率降低60.1%(从70.5%降低到26.7%),血浆输注率降低了72.1%(从65.3%降低到18.2%)。以2008年的平均用血量测算,我院共节约红细胞82426单位,节约血浆用量10489100毫升。
也就是说现在到阜外医院做心脏手术,超过7成的成人患者整个住院期间不需要异体输血,在我院每年有6000多例实现“无输血手术”。另外,15公斤以下婴儿心脏外科“无血”手术也已经完成800例。
我们成立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的目的是:1.进一步提高我院心外科手术不输血比例,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不输血手术的益处,降低患者风险,改善患者转归;2.更多地节约血液这一珍贵、稀缺的医疗资源;3.保护因医疗或信仰原因拒绝输血患者的权益;4.引领我国心外科发展方向。
胡盛寿院长认为,合理用血的背后是医疗质量与技术的综合体现。不输血或者是少用血,归根结底是医疗质量的问题。医院需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一方面,做好手术环节质量监控,减少病人术中出血,实现不输血;另一方面,支撑无输血心脏手术的基础是提高心外科的医疗质量,减少围术期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所以说,要实现无输血心脏手术,关键要加强医疗质量与技术意识的培养,不断创新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成立后,将在降低输血率方面做更多的努力,以达到合理用血,节省社会公共资源,服务患者的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