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心脏大会(CHC)2016主席胡盛寿院士:重塑医学和健康管理模式,构建学习型心血管病医疗中心

时间:2016-08-16

浏览量:1409

8月,中国心脏大会如期拉开帷幕。通过十余年沉淀发展,依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支持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专科优势,中国心脏大会已成为国内外心血管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时值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建院60周年,本届中国心脏大会尤其特别。仰首是春,俯首成秋,在60年回首中,在中国心脏大会召开之际,大会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对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重塑医学和健康管理模式

胡盛寿院士指出,虽然在过去十年里,我国心血管病防控已初见成效,诊疗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慢病负担急剧增加,但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占总资产88%的医疗资源仅服务于37%的人口,这使得我国投入的医疗资源绝对不足的同时,还存在相对浪费的现象;其次,不同地区和医院的医疗质量差异较大,如我国各地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结果差距巨大:院内死亡率最低0.7%,最高5.8%;另外,虽然医疗费用增长迅猛,但整体医疗结果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例如,中国急性心梗的平均再灌注治疗率为27%,远低于美国97%,甚至低于印度59%;此外,由于缺乏基于中国人群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而直接影响政府卫生政策的制定。

结合分级诊疗为重要内容的“新医改”和“临床大数据”的政策、机遇,胡盛寿院士指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重塑医学和健康管理模式,构建学习型的心血管病医疗中心。具体需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转变医院服务模式

做好“关口前移,预防在先”,改变当前医疗资源配置状况,使之向社区疾病预防下沉,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改变以疾病治疗为主的医院服务模式,转向以健康促进为主的社区服务模式。

向国际知名医学中心迈进

通过构建学习型医疗卫生体系,提高我国重要临床相关科研产出能力,为指导国家卫生政策制定和适宜国人的诊疗策略选择持续提供可靠证据。

胡盛寿院士指出,我国心血管病临床中,只有25%的推荐是A级证据,仅1.5%的推荐有国人证据支持。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临床研究数量和明显不足,数量仅占全球数量的3.28%,为美国的7.4%。

下一个十年,阜外医院的目标是“要从最大的心血管病中心,转变为国际知名的医学中心”。

自我评价、修复和完善

立足已有平台,借鉴欧美先进经验,加强建设自我评价、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医疗评价体系,以推进医生、医院和全国的医疗服务质量。

胡盛寿院士介绍,阜外医院是中国首个公布年度医疗服务质量的医院,并已建成医生的个人医疗质量评估系统,且正在创建全国心血管病治疗注册登记系统。

从模仿到超越

注重创新诊疗技术。胡盛寿院士介绍,阜外医院创造了诸多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前行的灵魂。

例如:阜外医院研制的心室辅助泵已首获临床应用;阜外医院倡议的多学科杂交技术,不仅仅在中国得以实现和普及,而且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打造一流精锐团队

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中国培养更多合格、优秀的心血管医护队伍。创建国际一流的心血管病医学诊治中心必须拥有一流的精锐团队,为心血管领域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化与“跨界医疗”的发展。

和世界同行相互欣赏与合作

切忌闭门造车,要开放、合作,与国外同行一起迎接心血管疾病的挑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已整合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世界顶尖研究机构长期合作的优质资源,以促进与国外领先的科研、学术和管理机构的合作,将“引智”作为提升中心研发水平、确保在尖端科研领域领先地位的重要策略和途径。

胡盛寿院士特别提及目前已展开的“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此项目2016年将覆盖全国31个省份,共186个项目点,预计筛查人数达108万,高危对象管理超过60万人;截至2020年,预计筛查人数超过400万,高危对象管理人数超过100万。此项目开发了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初步形成了国家心血管疾病高危对象大型数据库。项目的实施和延续,将为我国精准医学、新药靶点等研究提供源泉,也必将为世界心血管病防控提供中国方案。

创新·转化·合作:中国心脏大会永恒的主题

“健康的心脏,更好的生活——创新·转化·合作”是中国心脏大会永恒的主题。

我国当前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的增长趋势预计还要持续15年,从2010年到2030年间,中国心肌梗死患者预计将从810万增至2260万,脑卒中患者将从820万增至3180万。”胡盛寿院士指出。

如何实现国人“健康的心脏,更好的生活”?胡盛寿院士认为,唯有做好“创新·转化·合作”,才能有效改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阜外医院60年“品质与创新”之路

今年是阜外医院建院60周年,胡盛寿院士指出,阜外医院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代代阜外人追求“品质与创新”的结果,同时也意味着未来为患者提供更高起点的优质医疗质量。

为纪念阜外医院建院60周年,阜外医院梳理了建院以来在国内和国际上首次进行的创新技术和在国内首次出版的专业著作。阜外医院各中心总结了本中心自成立以来的重要工作,医院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进行投票评选出阜外医院建院以来最具影响力十大事件,这些事件对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