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类避孕药增加血栓性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
时间:2012-06-25
浏览量:1643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6月14日发表的一项大型丹麦队列研究显示,使用含有少量或极少量雌二醇的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生血栓性卒中和心肌梗死(MI)的相对风险是不使用者的1~2倍,不过绝对风险仍然非常低(N. Engl. J. Med. 2012;366:2257-66)。
在这项研究中,哥本哈根大学的Øjvind Lidegaard博士及其同事在1,626,158名15~49岁(1995年时)丹麦女性中探讨了新型激素类避孕药与血栓性卒中和MI之间的关系。在截至2009年的15年随访期间,观察到3,311起初次血栓性卒中和1,725起初次MI。卒中和MI的病死率分别为1.0%和10.8%。
使用低剂量口服避孕药(30~40 mcg雌二醇)女性的动脉血栓形成风险是不使用者的1.3~2.3倍,使用极低剂量口服避孕药(20 mcg雌二醇)女性的风险是不使用者的0.9~1.7倍。根据口服避孕药所含的不同类型孕激素进行分析,得出的风险结果无明显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血栓形成风险的增加更加明显。在基线年龄45~49岁的最大年龄组中观察到的血栓性卒中风险和MI风险分别是最年轻组(15~19岁)的20倍和100倍。
该研究还对其他激素类避孕产品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仅含有孕激素的避孕产品(如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和皮下埋植剂)并不显著增加血栓性卒中和MI风险。
相比之下,避孕贴剂使用者的相对血栓性卒中风险是未使用者的3.15倍,阴道环使用者的该风险是未使用者的2.49倍。由于避孕贴剂亚组和阴道环亚组的MI数量过少,因此无法可靠估计MI风险。
研究者估计,10,000例女性使用20 mg去氧孕烯炔雌醇1年,将发生2例动脉血栓形成,6.8例静脉血栓形成。尽管在年轻女性中,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是动脉血栓形成的3~4倍,但出现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死亡率更高,而且即使存活,预后通常也较差。因此,在开具激素类避孕药时,应考虑这些风险。
在随刊述评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医学信息部的Diana B. Petitti博士指出,尽管该研究显示激素类避孕药可增加卒中风险,但这种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有充分证据表明其足够安全(N. Engl. J. Med. 2012;366:2316-7)。
该研究获丹麦心脏协会支持。研究者与拜耳等多家公司存在联系。Petitti博士声明无经济利益冲突。
下一篇: 老人心血管疾病服药不马虎 干吞药片要不得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