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重症心衰 捍卫生命尊严                                                                  —— 心衰监护病房抢救重症心衰病人纪实

时间:2005-02-04

浏览量:2698

  在2004年11月25日清晨,当蔡又勇再次看到清晨升起的太阳的时候,在深受病痛折磨的十几天中无数次感到死亡逼近的他作出了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最重要的决定——立刻转院到阜外医院,尽一切努力抓住在生命激流中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当日中午,老蔡在急救中心护送下来到我院急诊。“48岁男性,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支架植入术后半年,发热、不能平卧10天”,急诊室医生迅速采集病史后,立刻对病情作出了判断,“冠心病,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IV级;肺部感染”,经过初步处理,病人被转送到心衰监护病房进行严密监护和进一步治疗。   严重心力衰竭使老蔡陷入极度的呼吸困难,十余天不能进食且无法入睡,用精神萎靡、奄奄一息来形容他当时的状态毫不为过,更糟糕的是种种辅助检查提示病人在心脏收缩功能丧失接近60%的同时还合并了严重的肺泡性肺水肿和致命的肺部感染。带着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希望,老蔡开始了在心衰监护病房的治疗。由于病人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病区主管医生张健副主任医师、窦克非主治医师详细了解病情及查体后,制订了全面的诊疗原则:强力抗感染、加强利尿、控制入液量、改善心肌供血、补充热量帮助病人度过应激阶段。在全面正规的治疗开始2个小时后,病人突然感觉到了久违的畅快而轻松的呼吸。此时的老蔡虽然还不能用成段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奇迹般治疗效果的惊诧和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但他湿润的双眼和竖起的拇指已经表达了内心深处的话语。   然而,多年来对于重症心力衰竭的抢救经验告诉了每一名心衰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此时的病人仍然在死亡边缘徘徊,危险程度较前尤甚。当日,病房的主管医生在全面处理病人后即向其家属详尽分析了病人在缓解过程中种种可能发生的危险。11月26日中午时分,不幸再次降临到老蔡的身上,一切的发生毫无征兆却也尽在掌握。在症状全面好转和对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全面预防的情况下,病人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双眼上翻,面色发紫,四肢冰凉,呼吸极度困难,心室率达到200次/分,心电监护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血压测不到,尚未离开病房所有医护人员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冲到病人床前,在张健副主任医师及吕蓉护士长的带领下迅速展开全面的抢救措施,开始了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激烈战斗。在张健副主任医师果断地进行了胸前捶击复律后,病人的心跳恢复正常节律心律,心率96次/分,血压恢复到108/64mmHg,神志恢复正常,呼吸好转,并维持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点滴治疗,但在20分钟后该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眼上吊,发作较前次更为严重,再次给予胸前捶击无效,心电监测显示为“心室颤动”,这是一种心室的不规则无效收缩,心率在300次/分左右,血压测不到,在立即采取胸外按压以及电除颤后,患者的心电监测显示为直线,各位医师坚持胸外按压维持患者的血压在正常范围,以保证人体各脏器的血液灌注,同时应用肾上腺素等药物静脉治疗,5分钟后心电监测上逐渐出现患者自身的心跳,并且由30余次/分的逸搏心律慢慢恢复至正常窦性心律,心率达到100次/分左右,血压也逐步恢复正常,经过多位医生及护士的积极抢救患者意识逐渐恢复正常,血压,心率也逐渐稳定,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但是患者的病情仍然十分不稳定,主管医师以及值班医师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处理各种病情变化,在加强抗感染,利尿及扩血管等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可进食少量食物,双下肢水肿减轻,呼吸困难减轻,慢慢恢复至可平卧入睡。   在治疗2周后,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好,面色红润,血压、心率、呼吸平稳,无双下肢水肿,可下床活动,复查胸片双肺水肿明显减轻,胸腔积液已经吸收,患者基本上已不用输液治疗。患者平安出院。                                     窦克非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