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1年08月 第72期
来自患者的表扬信
【编者按】 近日,我院接到由院校转来的国家发改委离退休干部局沙页同志写的一封表扬信,表扬杨跃进教授和有关医护人员极端负责的行医态度和尽心尽力的敬业精神。为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深化医德医风建设,特将来函如实照登。望全院人员向受到表扬的同志学习, 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服务水平。
阜外医院党委并院长同志们:您们好!
我是5 年前经贵院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今年八十七岁,5 年来注意服药治疗从未发过病。5 月23 日突然胸部难受,来本院急诊经高立建大夫处理后建议星期一(25 日)去二门诊进一步检查。照CT 后大夫说有一根血管已经堵到95%,她建议:今天正好是杨跃进副院长看特需门诊,您可以补一个号。非常幸运的是,杨副院长当时已有25 个病人待诊,我补上第26 号,等我看时已经下午7 点多了。这时我即对杨副院长的敬业精神表示钦佩,杨副院长看片子后,认为应该做手术了,当时我稍有犹豫,他举例子说,北京市有位老领导,7 年前也是87 岁,做了4 个支架,现在都90 多岁了,仍然很好。我听后接受做支架,并请求杨副院长亲自做,他慷慨应允并批给十二病区黄晓红主任和赵雪燕大夫收我住院。这样,我即于5 月26日入住十二病区,6 月1日下午由杨副院长和他的助手为我做了第一个支架,术后杨副院长亲自对我说,为了安全,过一星期再做第二个,于6 月8日晚上又做了第二个支架,我的感觉都很好,我于6 月13日出院。
我衷心感谢贵院领导及有关医护人员及时地检查出我的病的严重性,挽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衷心感谢贵院领导和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高度爱心和责任心,能及时地唤醒患者及时地抓住治疗的时机,并尽最大力量予以挽救。这里我要特别提出的是杨副院长,他白天院务工作繁忙,经常看病或做手术到深夜,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是罕见的。如果他不用成功事例启发我,我可能下不了做支架的决心,从而失掉了机会。像我这样高龄的人,手术是有一定风险的,但他勇于承担责任,主动愿意给我做,这不但是因为他品德高尚,而且在技术上也有充分的把握和信心。术后,他两次亲自到病房看我,令我十分感动。这完全是白求恩精神的再现,十二病区的二位领导黄晓红主任和赵雪燕主治大夫领导有方,对患者关心备至,各位医生都对我尽心尽力。病区的医护人员们除对工作极端负责外,在管理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创新。例如,在发药的方法上很严密,每次患者吃药时间,无论是白天或者深夜都来提醒患者,反复叮咛,真正做到了“万无一失”。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这些优良的医德都是院党委和院长们长期教育并以身作则的结果。在我出院之际,再次向您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党委对杨副院长和有关医护人员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衷心祝愿贵院越办越好!
此致
敬礼
国家发改委离休干部(副部级)
沙叶敬上
2011.6.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