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t 2014年8月 第100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4年08月    第100期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成立 为心血管病防治做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作者:特约通讯员 张澍 陈伟伟 杨阳 来源:院报 发布时间:2014-08-11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张澍 陈伟伟 杨阳随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正式挂牌运行,作为中心的智库组织——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经过积极筹备,于“中国心脏大会2014”期间正式成立。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体委员会议于8月7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陈啸宏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夏刚副局长,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以及全国著名高校、医院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

在成立大会上,胡盛寿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心血管病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费用昂贵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我国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由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流行尚不能有效控制,因此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和负担在我国还将进一步上升。胡院士强调,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的目的在于“搭建专家工作平台,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献计献策,帮助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陈啸宏副主任作重要讲话指出,希望专家们“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防治理念和经验,立足于我国疾病流行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病防治策略和安全有效且负担得起的防治措施”。陈啸宏副主任强调,心血管病既要“战略前移”,又要“战线下移”,强调源头治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改善居民行为生活方式和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层面,并依托广大的基层社区和乡镇开展人群干预活动。他还赞扬了1969年阜外医院建立的“首钢模式”,为我国以社区为平台的人群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陈啸宏副主任和胡盛寿院士共同为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揭牌。会上公布了首届专家委员会的组成名单,聘任高润霖院士为主任委员,李立明、肖瑞平、吴以岭、张运、胡盛寿、黄从新、葛均波、韩雅玲和霍勇等为副主任委员。

成立大会启动仪式后,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胡盛寿院士和高润霖院士分别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工作任务和行动计划”、“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工作任务和组织章程”做了专题报告。到会委员围绕中心和委员会的工作任务、发展规划和委员会章程进行了研讨和审议,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重点工作、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发展和如何更好发挥专家委员的作用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全体委员通过了第一届专家委员会章程。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将围绕国家心血管病防治持续开展工作,进一步探讨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发展方针和规划、整合学术资源,推动心血管病防治技术在基层的普及和应用,促进预防知识的普及、规范和规划化诊疗技术推广。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在政府的主导下,委员会全体委员将群策群力,紧密合作和沟通,共同维护我国居民心血管健康,为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