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t 2013年7月 第91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3年07月    第91期

我院为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制度做好了充分准备

作者:医保办公室 事业发展部 来源:院报 发布时间:2013-07-08

本报讯 北京从2011年开始启动医保付费制度改革,今年又要在全市二三级医院全面施行总额预付制度。为了在控制费用增长、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保护好参保职工合理医疗的核心权益,理解和认识医保总额预付制度,我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5月24〜25日,我院召开了第六届医保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北京市医保中心王明山主任、上海瑞金医院医务处吕安康主任、北京朝阳医院医保办许丽主任,他们分别从医保总额预付政策解读、医保预付制的科学管理、总额预付经验介绍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报告。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利于我院医保工作者正确理解医保总额预付制度,积累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工作的有效方法,为今后贯彻落实医保总额预付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医院还多次利用周会时间邀请医保办公室主任敖虎山讲解总额预付相关内容,并要求临床科室主任以及相关职能科室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方针。作为我院医保相关部门之一的事业发展部也再次邀请敖虎山主任为部门全体成员进行了题为《北京市总额预付政策与经济核算》的专题讲座,就北京市及我院医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细致探讨。我院应尽快建立总额预付机制绩效考核专题项目筹备小组,并形成绩效考核方案,更加有效地落实好医院医保总额预付机制改革绩效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患者及医院利益。

总额预付管理方式对定点医疗机构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院的医疗管理水平。

办公室 事业发展部


医保总额预付:医疗机构根据收入预算确定年度支出预算,医保年度总量是在上一年度的医保预算总量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增长比例,在年初时拨付给医院,年终进行决算,决算时不得超出预定的医保总量,按“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原则进行费用决算。目标和原则是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卫生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总额预付指标包括门诊和住院两部分,分别测算,是以上一年费用发生情况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与同级同类、历史数据相结合,指标由基数和增速计算生成。

指标的确定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选择各病房的医保病人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邀请相关专家对数据收集和分析、疾病合理诊疗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和市医保中心合作对我院医疗数据及其它同等医院科室医保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结合总结报告提出合理控费的专家建议。

总额预付制度要求医院对诊疗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要制定出针对每一种具体治疗手段的评价体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医保数据信息收集和反馈调控的动态监测系统,做到每天的医保数据能及时反馈给管理者,使管理者的决策调整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