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t 2011年9月 第73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第73期

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 第四届中国医生交流代表团赴英国访问

作者:李佳 来源:院报 发布时间:2012-01-08

本报讯(通讯员 李佳)6 月17 日至7月1 日,在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与英国牛津大学临床实验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CTSU)的共同组织下,参加第二项心脏保护研究(HPS2-THRIVE) 研究的中国地区25 家协作单位和北京中心共41 位代表赴英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访问。

自2006 年始,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与CTSU 合作创立了长达至少20年的人才培养计划,即每年在中国协作单位中选派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赴英国牛津大学接受为期2 ~4 周的培训,由英国牛津大学提供全额资助。该计划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使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循证医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先进的临床试验管理模式,培养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以期逐步提高中国临床医生的科研能力。

本届学术交流紧紧围绕当今医学热点、难点问题,来自牛津大学以及其他机构的20 多位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奉上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主要涉及心血管、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治疗和研究领域的病人管理、临床诊断和研究动态等知识,其中不乏国际流行病学大师的精彩讲述:如Richard Peto 爵士对降低过早死亡的独到见解;Rory Collins 爵士对临床试验设计原则的生动讲述等。此外,专家们还就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原则、运行和管理机制、心肾保护研究(SHARP)的研究结果以及即将开展的第三项心脏保护研究(HPS3)等内容向代表们作了重点培训。

增长理性知识的同时,代表们还加深了感性认识。访问期间,先后对牛津大学的Wolfson 实验室,糖尿病、内分泌及代谢病中心以及John Radcliffe 医院进行了参观,其先进的管理模式、科研设施以及工作人员对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对病人认真负责的精神都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牛津大学接受培训的日子里,代表们除了认真学习堂课内容、参观科研机构外,还特别珍惜与众位专家交流讨论的机会,茶歇、课间时总能看到大家饶有兴趣交流的场景。期间,CTSU 和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还为代表们筹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品味和欣赏英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培训使代表们拓展了对循证医学的认识,加深了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设计理念、运行模式和管理体系的理解,为今后更加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地参与完成科研工作及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短短2 周的赴英访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相信这份记忆将深埋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激励着大家在临床研究的道路上共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