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t 2012年8月 第82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2年08月    第82期

以一生的追求谱写华美的篇章

作者:党政办公室​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10-24

本报讯 8月8日晚19:00,国宾酒店四季屋顶花园高朋满座,其乐融融,“八位老专家八十华诞庆典晚宴”隆重举行。这不仅是我院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国心血管病界的一件大事。我院的老专家、老领导的代表,现任领导,各管委会、中心、科室、病房、总支的负责人及8位寿星的家人、同学、朋友、学生光临了庆典现场。

视频《中国人民的心脏》,高度概括了8位老专家从医60年的功绩:这60年,是他们勇敢追求、无私奉献的青春历程;这60年,是他们引领国家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快速发展的壮丽诗篇;这60年,更是他们无悔青春的生命赞歌。

胡盛寿院所长致贺词:“今天是8月8日,我们为8位老专家庆祝80寿辰。4个8字,既体现了选择这个日子举行庆典的煞费苦心,也体现了8位老教授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结下的不解之缘。这8位专家在80年的人生岁月中,从医60年致力于心血管病事业,是他们对中国心血管病事业和心血管病患者无私奉献的60年,是他们青春年华无悔追求的生命赞歌。感受他们60年的坎坷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我们庆幸赶上了一个好时光,我院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我们衷心期待老专家健康、幸福!我代表到场的同仁和没有到场的全体职工向你们祝寿,感谢你们为阜外医院做出的贡献,感谢你们为心血管病患者付出的辛勤劳动。祝愿8位老专家身体健康!”胡院长情深意切的致辞,同样感受到整个医院对8位老寿星至深的感激和真挚之情,他们的付出,组织不会忘记,医院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医院为8位寿星精心准备了富有中国文化传统特色的书法作品作为礼物,寥寥数笔蕴精髓,字里行间抒写着他们80年的人生写照,高度概括了他们60年从医生涯悬壶济世的品德,彰显着世人对他们品德的高度赞扬。

1.1米直径、188斤重的大蛋糕缓缓推上前台,8位手捧鲜花的学术团队代表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他们的老师,送给他们的前辈,送给他们成长中最重要的领航人。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当年的莘莘学子,如今已成为鹤发童颜的学者。头顶的白发,承载着他们戎马一生的桂冠,这一年他们刚好80岁。他们是阜外医院的中流砥柱,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是患者的守护神,是驻进患者心中的健康使者。他们是年青一代的榜样,用无悔的青春捍卫着对事业的承诺。妙手行医60载,满腔医术为人民。行医者,上善之举。在他们80华诞的今天,我们衷心祝愿他们福寿安康,青春永驻,继续为阜外医院的成长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心脏诊疗事业再创辉煌!

■ 党政办公室


大医风范,德为世重

朱晓东,中国工程院医学院士。60年的外科手术生涯让他对阜外医院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当年藏区医疗队的经历,使他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磨练了意志,也增强了他的民族责任感。就是在这里,朱晓东和他的同事们亲手搭起了简陋的手术室,成功完成了高原上第一例心脏外科手术。

1976年,沉寂多年的阜外医院爆发出惊人成果。由朱晓东主持研制的新型牛心包瓣为患者进行主动脉瓣替换术。这是我国首例临床运用成功,也是几位专家多年来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朱晓东用成绩捍卫了中国医生的尊严,让医学界记住了他的名字,记住了这名中国医生。

妙手奉健康,白衣裹丹心

胡小琴,她以一生的心血投入到我国的心血管麻醉和体外循环事业中,多年来遵循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指导方针,使临床工作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体外循环学术的带头人,为中国的体外循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艺高治“高”,济民仁心

郑德裕,他将毕生精力奉献于临床医学事业,其中对大动脉炎的临床研究成果尤为突出,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此外,他对儿童高血压病的预防与研究也有着突出贡献。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成绩显著。他对事业始终坚持如一,临床、预防、研究等各项专长于一身,成为阜外医院年轻一代学习的楷模。

上医之道,知人爱人

吴锡桂,凭借30年丰富的流行病防治经验,她与她的团队深入基层调研,与首钢人携手,查、防、治、研、管、相结合探索出著名的“首钢模式”,在全国推广,并沿用至今。

用心去服从,用行动去拼搏,她以毕生心血捍卫着神圣的使命。

“核心”定乾坤,德高暖人心

刘秀杰,我国核心脏病医学创建者之一。1961年,我国核心脏病医学科刚刚成立,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一领域。当年的艰苦创业,白手起家,如今已是硕果累累。45年来,刘秀杰教授带领核医学科先后和国内外7个单位进行了长期与短期的科研协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核医学领域,无怨无悔。

医患知音,厚德悦己

寇文镕,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56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特别是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及血脂代谢异常的诊疗及理论知识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参与并指导国家“九五”课题,并获得重要奖项。被患者评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好医生。

仁心仁术,德艺双馨

程显生,阜外“肺心病研究组”的掌门人。上世纪80年代留学荷兰,数年后他怀揣着一颗赤诚报国心回到祖国,致力于肺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了“七五”“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及治疗”国家攻关专题和“十五”“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的研究”专题,取得卓越成就。为生命保驾护航,为事业鞠躬尽瘁,他的一生无怨无悔。

杏林送春风,血汗化甘露

徐义枢,从事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50余年。在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成多项科研工作并获得部级奖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勤奋实践,刻苦创新,是他一生追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