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t 2012年7月 第81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2年07月    第81期

重塑良医之道:热爱读书 注重创新 乐意服务

作者:李琴 来源:李琴 发布时间:2012-10-19

——张心  院士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本报讯(李琴)6 月 6 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台湾阳明大学荣誉教授、前校长张心湜院士在我院报告厅做了题为《良医之培育》的精彩学术报告。胡盛寿、李惠君等院所领导,医护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 400 余人参加。报告会由胡盛寿院所长主持。

会前,李惠君书记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张心湜院士的成就。随后,胡盛寿院所长对张院士来我院做这个特别的报告表示感谢,并指出,中国已步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水区,对于如何将人文理念融入到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是当前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天请来具有丰富医院管理、教育管理经验的张院士与我们分享他

的工作感悟,相信他的报告将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张院士首先用形象的事例揭示了现在医疗纠纷普遍存在的沟通不良现象,提出医师学会自我检讨和道歉将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使医疗工作更顺利。为了让大家能秉持愉快的心态从事医疗工作,张院士选取《良医之培育》这一题目,希望大家做既快乐又成功的医师。

张院士以公元 500 年前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主张的“信奉自然痊愈的力量,

提倡人道主义”的医道来开始此次学术报告。他用圣经上善良的大力士的“罩门”被发现,并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的故事让医务人员明白 :医师和病人的关系应基于人道,医师应以友善而平易的态度对待所有病人,只有在善良本性的引导下,医术才能发挥。

张院士从高等教育的任务、医学教育的内容以及主要责任 3 个方面强调人文修养和心灵陶冶对于医师培养的重要性,提倡应慎重甄选性向适于医业的青年学子从事医疗工作,并用自身的小事例让我们领悟到,将工作作为志业而非职业才能体验到工作带来的快乐 ;从临床医学的特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两个方面告诫大家,从事医疗工作应怀着学习的心态,认真倾听患者 ;从医师的职责、照顾病人的原则以及医务人员对病人的义务 3 个方向说明,医生与患者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医师要注重创新,提供医疗服务时应以“患者

为中心”;从有读书习惯、细心且追根究底、乐意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 3 个特征来说明如何做良医 ;提出由于医疗工作的繁重以及特殊性,医务人员要学会减压,并向大家传授快乐的秘诀 :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喜欢自己做的事。

最后,张院士借用爱因斯坦“成功= 勤奋工作 + 玩耍 + 把嘴闭上”这一公式来阐述如何成功 :把工作当作玩耍并认真地做,善于倾听。演讲期间,张院士诙谐、生动的语言,丰富、形象的事例不仅引起大家阵阵掌声和笑声,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的深思。张院士的报告在一

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胡院长总结道,作为医院的院长、外科大夫、医院管理者的他,听了张校长的这个报告,深受启发,感触颇多 :第一,作为知名的泌尿科专家、校长、工程院院士、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张院士身上体现的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所具备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大医精诚”的理念,是中华民族文化、医学人文精神的缩影,是在座的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和深入学习的地方 ;第二,作为一位长者,张院士语重心长、深入浅出的汇报以及经典故事,让大家在亲切、愉悦的氛围中见贤思齐 ;第三,作为医务工作者、同行专家,张院士用他亲身的实践向我们传授快乐的秘诀,这对于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回答。

会后,胡院长颁发特邀学术报告证书送给张院士并强调,目前正值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之际,院所已成功开展一系列讲座,并将继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做报告,希望大家能从讲座中学习医学知识,同时,更注重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传承阜外医院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做一个既快乐又成功的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