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t 2012年6月 第80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2年06月    第80期

创新 合作 发展

作者:林娜 来源:林娜 发布时间:2012-10-19

——我院张澍教授担任《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总编辑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林娜) 3月17日,《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杂志)换届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 70 多名编委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蔡丽枫副社长对杂志第 3 届编委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宣读了对第 3 届编委的表彰及第 4 届编委的名单,任命我院内科管委会主任、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教授为杂志总编辑,并颁发了证书。张奎俊教授代表第 3 届编

委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期刊,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学术地位,但是在医学大发展的环境下,杂志需要进行深度改革,争取更上一层楼。

张澍主编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首先肯定了前 3 届主编陈新教授对杂志创立、发展所做的贡献及历届编委对杂志工作的奉献,指出杂志编委工作是一项荣誉与责任并存的工作,肩负着杂志发展、学科进步的重任。多年来,中华医学会领导给予的支持与重视是杂志发展的助力,也正是受益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这艘航空母舰。他又介绍了第4届编委组成及结构特点,高润霖院士、葛均波院士、张运院士、胡盛寿教授、杨跃进教授、顾东风教授、王方正教授、霍勇教授等组成了顾问团队,将对杂志的办刊方针、发展方向提供指导 ;以黄从新、华伟教授等组成副主编队伍,旨在全国心律界形成区域共建、专业融合的学术发展氛围 ;80 多人的编委队伍覆盖全国心律学的各个领域,将成为杂志发展的动力与保证。张澍教授指出随着国内科研评估体系的变化、SCI 的冲击、电子期刊的影响,纸质版的期刊面临着“内

忧”与“外患”,但是强大的第 4 届编委队伍、优秀的专业人才是杂志的立足之本。他提出要充分发挥全体编委的积极性,不仅要认真审稿增加杂志的学术价值,而且要积极为杂志的发展献计献策 ;杂志应更加发挥期刊的传播功能,密切联系广大编委,关注学科的发展,主动搜集国内优秀的稿件 ;作为学会的官方杂志,加强与学会的合作,关注学科动态,充分发挥杂志的社会功能 ;在目前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杂志也要改变闭门造车的局面,要与相关学科进行沟通、合作,打破学科壁垒,共同发展 ;在国外高质量的期刊进入中国的时候,杂志也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学会的经验,向国际化期刊的目标发展。

会上编委踊跃发言,表示在张澍主编的带领下视杂志发展为己任,并纷纷献计献策,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杂志顾问霍勇教授指出,在信息爆发的时代,杂志的发展需要进行多平台、多层次的合作,要积极介入到专业指南制定等工作中 ;立足引领行业发展,学习 JACC 等杂志的运作模式,从体制保证发展,保持杂志的可持续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黄从新教授指出,历任 4 届编委,经历了杂志的创立、发展,创立一本杂志很难,办好杂志更难。一流的文章正流向国外心血管病专业精品杂志,近阶段高质量的文章见刊较少,应该采取措施促进回流 ;审稿中发现参考文献中中文文章很少 ;杂志发展需要

一些导向性的文章,应将导向性的述评文章作为旗帜进行加强。

蔡丽枫副社长指出,中华医学会旗下的 125 种期刊应该紧密团结,进行多学科、跨专业的合作 ;编辑部在编委会的领导下,认真做好杂志 ;编辑主动积极联络编委,编委及时给编辑提供信息,编辑跟踪反馈,形成开放有效的运营机制 ;每一位编委均要成为办刊人,认真审稿、积极投稿,为杂志发展尽力。最后祝愿杂志在张澍教授为核心的第4届编委会领导着杂志向更加美好的前景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