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t 2010年9月 第62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0年09月    第62期

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

作者:牛国栋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09

本报讯(通讯员 牛国栋)心律失常分会场由心律失常诊治中心承办,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协办,在内容上愈加丰富,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在本次大会上几乎每一场讲座与辩论均把重点放在针对指南的最新解读以及与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希冀能切实提高与会代表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从而有利于我国心电生理与起搏事业的稳步发展。

第一, 临床讲座精彩纷呈。

心律失常会场的临床讲座对心房颤动的治疗、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与ICD、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以及起搏器使用技术等5 项议题展开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与会专家的演讲不仅注重实战,而且面向未来。例如在“心房颤动消融——实战策略”板块中,曹克将教授做了题为“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原因分析”的精彩报告,又如在“心脏性猝死与ICD”专栏中,华伟教授针对“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国内的现状与未来”做了透彻的分析。不能不说的是,本次心律学分会场群星璀璨、光芒耀眼,与会者不仅看到了黄德嘉教授、黄从新教授等著名国内学者的熟悉身影,也有幸亲身领略了来自韩国的Yang Hong Kim、来自美国的Love Charles、来自日本的Tsuchiya 等国际知名教授的高深学养。

第二, 主题辩论高潮迭起。

针对“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是否必须使用三维标测技术”、“伴有心脏不同步的轻心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是否应该接受CRT 治疗”、“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患者射频消融后是否仍应植入ICD”以及“是否必须延长起搏器的AV 间期以减少右心室起搏”这些涉及临床热点并且争议较大的辩题,陈明龙、廖德宁、陈泗林、陈柯萍等临床一线的专家教授们各自对己方的论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内容旁征博引,气氛热烈友好,现场掌声雷动。辩论专家的睿智风趣、儒雅渊博让所有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不仅如此,著名的王方正教授、张澍教授、黄德嘉教授、李毅刚教授等学界巨擘高屋建瓴的点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将现场的热烈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第三, 病例讨论博采众长。

此次会议中,我们特意讨论了CRT并发症、起搏器并发症方面的经典病例,王冬梅、王东琦、汤宝鹏、刘兵、丁燕生、许静、单其俊、郑良荣等8 位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优秀青年学者做了精准到位的报告并与在场所有的专家教授、年轻医师们进行互动,共同分享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经验教训,让人获益匪浅。

我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以年介入量3000 例的数字不断刷新记录,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心律失常中心,多年来一直雄踞国内电生理与起搏学界的领先地位,为我国心律失常诊治事业不断添砖加瓦,在人才输出、学术输出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一直为国内同行所推崇。近年来,在张澍教授的带领下逐渐跻身于国际最大规模心律失常中心行列,而张澍教授本人也由于其突出的成就而当选为我国唯一的美国心律学会的院士(FH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