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0年09月 第62期
高血压及外周血管病专题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俞莉萍 樊晓寒)高血压及外周血管病专题邀请李小鹰、许顶立、袁祖贻、祝之明、高平进、赵冬、孙英贤等26 位专家教授发表了精彩演讲,共同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
专题内容丰富,既有高血压临床治疗的经验交流,又有高血压相关疾病分子机制的科研探讨。专题开场由惠汝太教授总述了高血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治疗高血压手段的发展历程、高血压不可忽视的难治性、隐匿性和晨峰高血压问题等方面提出我们治疗高血压的任务和使命。吴海英、党爱民和张慧敏3 位教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识别与防治、特殊人群高血压及大动脉炎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专题不仅介绍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一种临床常见但未得到重视的继发性高血压,还就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治疗、微循环与高血压进行了精彩论述。这些讲座内容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吸引了广大临床医师到场听课。同时,专题还报道了近年来高血压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高血压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弹性蛋白基因与收缩期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新的发病机制等。这些研究成果令人鼓舞,激励高血压专业的各位同道继续奋发向上。
外周血管病专场是本次大会的又一个亮点。我院的蒋雄京教授、301 医院的李小鹰教授等到会的多位专家分别从外周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到外周血管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专题中还以我院组织的3 个手术直播演示为主线,穿插了8 个精彩病例报告,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发言使与会的各位代表对外周血管病有了全新的认识。
高血压及外周血管病专题的另一个亮点是女性心脏病专题,该专题从心血管病的性别差异出发探讨女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安贞医院的赵冬教授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性别的关系提示女性是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专题还介绍了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指出女性冠心病患者病变重,介入治疗并发症高,并从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和治疗反应的性别差异提醒广大医师,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充分考虑性别因素。本专题吸引了多位老专家和与会代表,他们对女性心脏病特点进行了热烈讨论。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郁。通过本次会议,我们不仅提高了对高血压及外周血管病临床难点的认识,更对高血压防治所面临的挑战、高血压和外周血管病领域需要填补的空白等问题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