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0年12月 第65期
规范介入治疗,提高手术技巧 ——第五届冠脉介入治疗高级讲习班(FIC2010)在我院举办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官洪山 杨伟宪 乔树宾)11 月24 ~ 27 日,第五届冠心病介入高级讲习班(Fuwai Interventional Fellow Course, FIC2010) 在我院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班由中国循环杂志社、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办,冠心病中心承办,有来自全国各地学员及本院医师近400 人参加。
党委书记曲永忠和冠心病中心新老主任陈在嘉、陈纪林、杨跃进等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乔树宾教授主持。曲永忠书记、杨跃进副院所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指出,我国介入心脏病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各医院介入中心尤其是基层医院医师的介入操作还有待规范,手术技巧以及介入治疗策略还需要提高。我院作为国家首批卫生部介入治疗培训基地之一,积极推进冠脉介入治疗规范化培训是冠心病中心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上届学员的反馈意见,对本次培训班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涵盖了心血管影像学、肺血管病、周围血管病、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性心脏病学、老年心脏病学、介入治疗并发症以及心血管疾病合并内分泌、结缔组织疾病和血脂异常的治疗。徐仲英、蒋世良、柳志红、蒋雄京等教授分别就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肺栓塞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进行了阐述;钱杰副教授探讨了IVUS 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吕滨、赵世华、田月琴教授分别就CT、MRI 以及核素在冠心病诊治中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此外,华伟教授就缺血性心肌病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本届讲习班以专题的形式着重讲解了CTO 病变、左主干及开口病变、分叉病变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吴永健教授根据自己CTO 介入治疗的经验,特别是对“逆向导丝技术”的应用,与学员分享了个人的心得体会,使大家受益匪浅。杨跃进教授详细介绍了经桡动脉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治疗策略、技术成功的关键点和介入治疗经验,尤其是经桡动脉分叉病变的双支架治疗,展示了经桡动脉路径的优势及经桡动脉可完成复杂病变,获得好的效果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陈纪林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分叉病变的新分型(Fuwai Chen),同时对分叉病变和开口病变的治疗策略给予细致的阐述。秦学文教授对于复杂分叉病变的双支架技术(Crush、Cullote 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王伟民教授对于分叉病变单支架策略的选择进行了精彩的论述。袁晋青教授的一站式杂交技术的报告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
另外,在AMI 介入治疗专题中,北京朝阳医院的王乐丰教授对于AMI 合并CTO 或多支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进行了演讲;刘海波教授对AMI 再灌注治疗策略进行了论述,提高了学员对指南的认识和理解。中日友好医院王勇教授对AMI介入治疗中的血栓抽吸做了详尽介绍;袁晋青教授就ACS 抗血小板治疗中缺血与出血风险评估以及处理进行了精彩的演讲;解放军总医院杨庭树教授对ACS 抗栓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了翔实的论述。
在各专题之间还穿插了冠脉介入的基本教程,如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冠脉起源异常造影及PCI、介入器械的合理选择、操作技能, FFR、旋磨技术的规范应用、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处理以及PCI 患者的血糖、血脂管理等。介入中心的刘焱护士长对于介入操作中护理工作的规范进行了论述,这也是冠脉介入规范化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各个专题还安排了数个相关的病例汇报,使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员们也反响热烈,积极参加讨论,加深了他们对于各个专题的理解与领会。除我院的病例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也汇报了多个病例,这也是本届会议的一个亮点,目的就是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将他们的经验与学员一起分享,达到互动提高的目的。此外介入治疗过程的模拟器练习也给学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本次培训班遵循由基础到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的原则,兼顾各级医生的需求,授课形式多样、科学性强、讲解生动。学员一致反映在国内建立这样一个介入治疗交流平台,为推动我国介入治疗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水平非常有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