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1年05月 第69期
让身边的先进人物周宪梁主任事迹感悟年轻人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卞瑾)内科六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向党委承诺的系列活动之六,于3 月23 日邀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门诊部主任周宪梁教授给年轻的党员和年轻护士做先进事迹报告会。
周主任就工作在我们中间, 年轻的同事对他的先进事迹却了解的不多,为了让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影响身边的同事,带动年轻人,内科六支部特安排了这样一次活动。通过听取报告, 我们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新的理解,正如周主任所说的“做一名共产党员, 首先要做一个好人,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不是贪图享乐。共产党员的光荣是与责任、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周主任在工作期间,经常带领医务人员深入老少边穷地区送医送药,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他资助过无数贫困患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他的事迹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医务工作者的平凡和伟大。同为医务工作者,他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一、关爱患者、爱洒角落
周主任每年都要组织科室人员捐款,帮助贫困患者,至今不间断。周主任对患者好是出了名的。无论哪位患者遇上困难,不管是不是他的病人,只要找来了,周主任都是有求必应。正因为周主任细致入微地关怀每一个患者,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周主任克己助人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医务人员,应向周主任一样,关爱每一个患者,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周主任在援疆工作期间,以自身的行动,深刻诠释了“医疗事业的崇高在于奉献”的人生信念。他从基础着眼,不仅仅最大限度地给当地患者看病,还把自己的知识无保留地介绍给当地同行,授业解惑,常教常新,不断探索新方法。
三、责任意识、不辱使命
周主任在发言中反复提到:“要‘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对患者要有平等心,力争帮助每一位病人;对患者要有责任心,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对患者要有爱心,帮助他们解决看病的实际困难;对患者要细心,注意他们病情中的点点滴滴。”话语中渗透着周主任对医疗事业强烈而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这份责任和信仰,他对年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写入党申请书的同志,要积极要求入党,要向党员中的先进学习,要乐于奉献,关爱患者,自觉担负起对患者、对社会的责任,不辱使命。
周主任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激励和鞭策着我们,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学习和工作,做一名新世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内科六支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