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t 2011年5月 第69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1年05月    第69期

危重先心病患儿的救命稻草 —— 复杂先心病姑息性外科手术

作者:潘湘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07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潘湘斌)3月23 ~ 26 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协办的“第四期国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研讨会暨培训班:复杂先心病的姑息性外科治疗暨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处理新理念-麻醉/体外循环管理新概念”在阜外医院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晓东教授担任名誉主席,著名心脏外科专家胡盛寿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小儿外科中心主任李守军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秘书长),来自全国近30 个省市的500 余位学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采用学术研讨结合手术演示、专家讲解结合学员互动讨论的方式;内容针对如何把握姑息性手术的手术指征、时机及麻醉、体外循环、术后恢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多位来自临床一线的专家与学员分享了格林、全腔、体肺分流、右室肺动脉姑息性连接等术式的宝贵经验,让学员们全面了解多种先心病姑息手术的病理解剖、影像诊断、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麻醉/体外循环管理及围术期综合处理。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7 ~11‰。目前,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成为我国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提高全国复杂先心病的诊疗水平刻不容缓。从阜外医院第一任院长吴英恺院士1947 年完成第一例动脉导管未闭的结扎术开始,小儿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和积累,手术死亡率已经连续多年低于1%,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国家队,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将我们行之有效的临床诊疗规范向全国推广;我们正以此为蓝本制定《中国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临床路径》,并通过连续举办复杂先心病学习班,面向全国加以推广。

此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复杂先心病研讨会已经连续举行三届,参加学员1500 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提高了基层医院诊治复杂先心病的能力,为我国先心病外科治疗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复杂先心病研讨会重点关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姑息性治疗,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尚不平衡,很多先心病患儿就诊时已经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机,盲目实施根治手术反而会威胁孩子的生命。我们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生命消逝,所以姑息性手术成为这类患儿的救命稻草,部分患儿通过I 期姑息性治疗后病情改善,最终有机会完成根治手术,获得新生。

近年来各类福利基金资助的先心病患者越来越多,这类患者受制于经济条件,很多已经错失最佳手术时机,需要及时在基层医院行姑息性手术,以改善症状,挽救生命,并为根治创造条件。目前,我国的基层医院极为缺乏复杂先心病姑息治疗的经验,很多学员表示,通过参加本期复杂先心病研讨会,对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单心室等常见复杂先心病的病理生理、术式选择、围术期处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收获颇丰,这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基层医院对复杂先心病的救治能力,为更多、更危重的先心病患儿带来福音。